白衣执甲,时代英雄。你们闻令而动,逆行千里,毅然赴险。
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今天,全国和驻外使领馆将为你们下半旗志哀。停止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半旗50次以上,其中30余次系为中国国家向导人下半旗,17次为外国政治人物下半旗,1次为南同盟使馆被炸事件遇难记者,另外3次则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的全国悲悼日。关于悲悼日、关于下半旗,以下这些知识需要讲给孩子听告诉孩子,什么是悲悼日孩子一定会好奇,悲悼日是什么?下面这些事,请告诉孩子。
1.什么是全国悲悼日?当国家遇到了恐怖的灾难或有重要的人物逝世时,国家会举行全国性的悲悼运动,来寄托人们的哀思,这个日子就是全国悲悼日。2.为什么4月4日是全国悲悼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国家造成了很大伤害。只管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配合努力下,疫情在海内已经逐渐稳定,但仍然有义士牺牲、数以千计的同胞逝世。4月4日的全国悲悼日,就是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他们的悲悼。
3.什么是义士?义士是在革命斗争、守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为争取大多数人的正当正当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人员。在这次疫情中,那些为了掩护大多数人不被熏染病毒而牺牲了自己的人是义士,是我们应该一辈子铭刻的英雄。
前天,湖北省14名防疫一线牺牲人员被评为首批义士。图片泉源:新浪微博@人民日报4.全国悲悼日会做些什么?在全国悲悼日,全国的政府机构及驻外机构会将国旗降下一半;全国规模内都市停止公共娱乐运动。在4月4日上午10点的时候,会听到很响的声音,那是汽车、火车、舰船在鸣笛,防空警报也在鸣响。
响声会连续3分钟,这段时间里人们也会停下手头的事举行默哀,寄托哀思。今日清晨,天安门广场下半旗志哀告诉孩子,什么是下半旗关于下半旗,我们需要知道哪些知识?《国旗法》又是如何划定的呢?1.为谁下半旗?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划定,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集会全国委员会主席;(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良好孝敬的人;(四)对世界宁静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良好孝敬的人。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
依照本条第一款(三)(四)和第二款的划定下半旗,由国务院决议。依照本条划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建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议。因此,《国旗法》的划定只明确了在任的国家向导人逝世时应下半旗。
对于已卸任的国家向导人,是否下半旗要由国务院另行决议。2.如何下半旗?下半旗,并不是将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处,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处。那么,如何下半旗呢?《国旗法》划定,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
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3.“志哀”还是“致哀”?从文字意义上看,“致”是送达的寄义,“致哀”就是用语言向别人转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哀意,转达的工具是确定的。
而“志”是铭刻、铭刻的寄义,“志哀”就是以某种方式或运动来悲悼,悲悼工具不确定,比“致哀”要严重,好比:下半旗志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致哀”是专指个体的某一次的悲悼行为,“志哀”则是团体的大型的表现悲悼的方式。4.下半旗的源起下半旗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向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现悲悼。
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海员们为了表现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旌旗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
一探询,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志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接纳。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告诉孩子,这样到场悲悼历史时刻,请孩子加入孩子们固然也是全国人民的一部门,自然可以也应该到场到这次悲悼运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这么做。
1.看一看降半旗悲悼日政府机构会降半旗,除此之外许多有国旗的地方也会相应。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阳台上向外眺望,找找看有没有降半旗的地方。如果没有,也可以通过网络寓目一下降半旗的样子。2.听一听鸣笛声4月4日上午10点,能听到鸣笛声和警报声。
可以暂时关闭家里的电视或音乐,和孩子一起听听看这些声音。住在高楼的家庭还可以带孩子上阳台,看看街上的车都停下来鸣笛的样子。3.默哀三分钟10点到了,听着鸣笛声,和孩子一起放下手头正在做的事,低头静立默哀三分钟,表达对义士和同胞的悼念。— END —泉源|我是接棒人微信公号综合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旗法》、中国国学网等。
本文来源:巴黎澳门人娱乐网站-www.ythtsy.com